静静地倾听现实的声音

浅谈帝妃


之前在b站看up主推静妃因为从没爱过,所以宫斗没有软肋,连连告捷,是后期的甄嬛这种视频。刚开始看挺爽的,但是,细细想来,又觉得有点不对。


静妃是一个医女,一个正经的女人,不是红袖招里专门训练出来的,可以勾引魅惑男人的女人。她虽是医女的身份,却不是林府的婢女,是林燮、林月瑶的朋友,所以,她不会为了林府,为了帮宸妃固宠而献身梁帝。


试问一个普通的女人(区别于风月场所的以色事人),甚至还是一个早期的独立女性(医女=理工女),哪怕她聪明内秀,算计人心,也不至于让她在情场上游刃有余,玩弄梁帝于股掌之间吧。


而梁帝,如果只是因为静妃的按摩技术好,服侍得舒服得体,顶多也就是个高级保姆。如果不是他自己喜欢,那静妃即便谋划再多枕边风,梁帝不问,都毫无用武之地。


在电视剧里,静妃最大的一个动作,就是给梁帝点安神香,让梁帝午夜梦回宸妃。从而有了后面私设牌位的事情。

可使这招的前提是什么?是梁帝真的对宸妃愧疚,真的经常想念她(也可能是看见静妃就想到宸妃)。如果梁帝真的铁石心肠,将宸妃抛诸脑后,那静妃怎么点香都不好使。(最近重刷,真的觉得梁大大和静凉凉在床前追忆宸妃那段,演技太细腻了)。


所以,我私以为帝妃之间肯定是有爱情的,而且,不止现在,十三年前就有,乃至三十年前就有。但也只是有,不到真爱的地步,俩人都不是会把爱情当回事的人。


静妃当年在江湖之远被林燮救助带回林府,英雄救美的剧情,哪个少女不心动,静妃喜欢上林燮是意料之中的。(剧里最后静妃说“一直很喜欢楠树”,倒也没必要过度解读,年少时暗恋的男孩,现在回想起来也依然美好,说出一直很喜欢,已经与爱情无关。)

在林府的日子,她不仅和爱慕着的林燮,还有林月瑶,言阙,晋阳,莅阳朝夕相处,甚至可能也是见过梁帝的。她见证了自己的爱人林燮与晋阳,言阙与月瑶的爱情,也见证了梁帝横刀夺爱,强娶了月瑶入宫为妃,拆散了有情人的痛苦,所以,她默默地退出了,她主动提出要入宫照顾宸妃,一则是为了好友,或许也是为了自己的失恋换个地方换个心情。

在皇宫里,和宸妃朝夕相处,对梁帝也有了更多的接触。她会不会也带着好奇心,想去探究,这个抢兄弟女人的男人脑子里究竟在想些什么。


萧景琰比萧景禹小5岁,静妃是在宸妃生产后2年才入宫的,又过了2年才怀了景琰。此时有两种情况:一是静妃一入宫就被皇上看上了,强娶为妃,但静妃(当时可能比嫔位还低)不愿,一直服用避孕药物,2年以后,或许是气顺了,想通了,接纳了,才怀孕生子;二则是,静妃入宫服侍两年,两人互生情愫,梁帝可以说对这个小医女留心了,静妃也不能说完全没有一点被这个帝王气度所吸引,然后俩人就一拍即合。

我倾向于第二种,梁帝又不是没见过女人,静妃也不是容色倾城,不至于。但无论是哪种,静妃都已经坦然接受了梁帝是自己的丈夫这件事。


梁帝的后宫可以说是各种政治力量的角逐,静妃又没有越贵妃的姿色、手腕,她能留下来,也就全凭梁帝的一点喜欢了。(也不排除是山珍海味吃腻了,皇帝就想吃口白菜豆腐换换口味)。


至于静嫔长久无宠一说,我是不支持的,赤焰案发时,林殊景琰都已经19岁了。所有证据都表明,静嫔母子受冷落是受了赤焰案的牵连,那赤焰案之前,他们母子肯定是没有受冷落,只是没有那么受宠而已。(两人已经在一起二十年了,人一生最年轻,最蓬勃的二十年,之后十二年的冷落也就不那么重要了,反正静嫔也不太喜欢争宠)。


景琰成天跟在景禹身后,和林殊玩在一起,这个儿子当时应该是比后来的太子、誉王,更得父皇关注。

(但梁帝也会生气这个儿子只知道皇长兄,不知有父皇,景琰从东海回来质问过几次赤焰案,这是景琰长这么大的底气,这底气既来源于皇长兄的教诲,又何尝没有父皇的纵容。惠妃家的老三敢质问吗?所以,之后十二年梁帝报复似的训儿子,让他知道父父子子君君臣臣)。

那作为他的母妃-静嫔,或许从不曾得宠,但也不至于失宠,只是她为人一向淡淡的,知道君恩不长久,也不想争抢。再者说了,静妃有一个儿子,有自己的专业,所以她要是做的事情太多了,没时间像敬嫔一样无聊到数自己宫里有几块砖……梁帝肯定还是会固定时间去她那里的。


十二年后静妃的复宠,她主动为皇帝推拿、按摩,药浴。显然,这是她曾经主动提出为梁帝做的,而梁帝也喜欢的招数(聪明人应该不会拿自己不确定的手段去争宠)。静妃如果当年是被迫不愿的,那么,不说臭脸相对吧,起码不会主动发动自己的隐藏技能去取悦一个自己不爱的男人。


综上,他们之间曾经应该也是有过一段单纯的感情的,只是时移世易,这份感情后来杂糅了太多。当芷萝宫的药香飘到梁帝眼巴前的时候,她重新争宠的底气是什么?宸妃吗,这张打不好可能就万劫不复的牌?儿子,那个说话不会拐弯,动不动就得罪父皇的水牛吗?我想更多的是靠着皇上对她的一点旧情,一点愧疚。


这十二年,梁帝对静妃母子的态度也很值得揣测,他让靖王去边关布防,还屡立战功。且不说让一个心怀有怨的皇子带兵多危险,带兵打仗本来就是景琰的发展路线啊。当年对景禹、景琰俩人的发展方针不就是一文一武?没有赤焰案不还是会让景琰去带兵?他刻意打压的,就是对景琰有功不赏,有错必罚!这不就是故意给这个儿子甩脸子,让他给自己服软认怂而已嘛。那怎么可能忘了这个儿子的生母了?那他十二年不见这个女人,还装作想不起来的样子,就很耐人寻味了。


关于梁帝,他最后显露出来的是一个自私凉薄多疑猜忌的形象,可这个时候他出场的时候毕竟已经是迟暮之年了。

人是会变的,他老年这样不代表他年轻时也这样。我最近找到一个有些相似的例子,岳不群。他到底是一开始就是个伪君子,还是从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郎被权力腐蚀,一点一点变的呢?我个人是更倾向于后者。毕竟梁帝的设定是个昏而不庸的皇帝,他还是能分的清是非黑白的,大多数情况下,他还是会维持表面的公平公正。他要是个彻头彻尾的坏蛋,就不用搞夺嫡翻案这套了,直接谋反算了。

他的转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,他做了皇帝后先是强娶了林月瑶,这点出于政治目的也好,出于私心也罢,但他也只有这一点做的不太地道,娶了月瑶之后,他还是按照年少时理想的大致方向走的,这点从景禹、景琰、林殊、霓凰,快乐的童年可以看出来的,甚至豫津这么多年都还能回忆起林殊。在他们的回忆里,太子誉王之流在梁帝那里根本排不上号。

划重点,梁帝登基后,这个国家太平了二十五六年,然后才爆发了赤焰案,然后又过了才十二三年。萧选能坐四十年江山,已经相当厉害了。

活人对于死人的回忆都是会带有美化的,林燮,萧景禹他们真的有那么完美吗?


关于林燮,赤焰案。

我不愿意将静妃处心积虑地谋划归结为一场对林燮的暗恋,这格局太小,静妃劝梁帝时说“这是为了真相,而真相本就如此”,她为了曾经的喜欢过的人也好,为了曾经的好友家人申冤也罢,但更重要的是为了真相,为了正义。哪怕林燮,帅府是与她毫不相关的,她也会如此,就像当初那些为林府喊冤却惨遭杀头的无辜的人一般。

评论(137)

热度(771)

  1. 共45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